行业现状
当下的保姆市场是一个畸形儿,星级月嫂,特级育儿嫂,高考保姆,特护家政,各色种种。“星”在哪儿,“特”在哪儿,基本就凭中介公司定义,保姆们的实际能力、工作年头无从评判。保姆和客户间一手托两家的家政公司,有相当一部分,一张桌子、一部电话、几平方米租来的房子就是全部家当,收取中介费的时候言之凿凿,但事实上却没有任何抗风险能力,出了问题,基本是关门了事。
更重要的是,这个行业目前基本没有相关的法律对其规范和约束,家政服务员与雇主之间的关系被认为是雇佣关系,因此并不属于劳动法的调整范围,根据《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》规定,家庭或者个人与家政服务人员之间的纠纷,不符合劳动法规定的用工主体因服务或者提供劳务发生的纠纷,应当按照雇佣关系处理。而且家政服务业本身的
特殊性,如工作时间、福利待遇、劳动保障等,都无法用劳动法来调整,由此决定了家政服务被排除在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之外。
到目前为止,我国尚没有一部调整规范家政服务业的全国性法律或法规,因此也决定了家政服务业的非正规就业地位。
第三方保姆网上点评平台将向市民开放, 雇主们可以对雇佣的家政人员进行在线点评,这些点评都将显示在网页上。今后,保姆的素质、诚信情况如何,市民都可以在网上一目了然。
行业未来展望
2012年2月,北京市政府向商务部部长汇报中提到在北京注册的家政公司达到2451家。
从来自北京市家政协会的统计数字中,可以看到家政行业快速崛起的走势:北京市家政服务公司80年代只有10多家,目前注册在户的有1000多家。其中,有业务开展的约500家。北京市三八服务中心的张先民估计,目前北京市约有15万保姆。 但是,家政服务行业并没有吸纳500多万人就业。张先民说:“春节时,大城市保姆紧缺的消息满天飞,这只是矛盾突出时的表现。保姆平时就缺少,家政市场一直处于饥渴状态。”从初五到现在,北京三八服务中心已经从外地招入了10多批保姆,约800人,全部是新服务员,很快都找到了工作。“令家政公司焦急的是”,张先民说:“城市用户对保姆的数量和质量需求
直线上升,但保姆的人数上不来,保姆素质也不能满足要求。”由于可供应的保姆少,用户需求又多,致使保姆素质进一步下降。北京市规定,从事家政服务工作需有初中文化水平。但是这一点根本做不到,文盲都能被用户挑走。
一边是很多人找不到活干,一边是家政行业需要人却没人。谁来为找工作的人和家政岗位之间修渠架桥?
张先民建议,面对农民工向城市转移的大趋势,政府部门有必要出面,建立起城市、农村联网的家政信息通道;政府还要把农民组织起来,经过培训,向城市单位有序流动。“社会要为家政行业提供宽松的就业环境。”张先民说:“随着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,家政行业将越来越兴旺,保姆正作为职业的一个种类在崛起,做保姆是光荣的。”他呼吁,社会舆论要对家政服务行业进行正确的宣传和引导,让全社会尊重保姆职业。三八服务中心在2003年底评出了600名家政服务员,公司开大会,发奖品,发奖状,保姆个个感到很光荣。